​沐鸣平台實驗室生物安全管理辦法

沐鸣平台實驗室生物安全管理辦法(試行)

(校實〔20125號)

第一章總則

一、目的

為加強我校生物實驗室生物安全管理,防止病原體、實驗動物等通過實驗室向外環境擴散及實驗室感染,保護實驗室師生的健康,依據國家相關條例、規則、細則等🦸‍♂️,製定本辦法💁🏽‍♂️。

二📯、適用範圍

全校從事與生命科學相關、在實驗過程中需要使用微生物、動物的實驗室。

三、管理機構

學校成立由分管副校長負責,科技處、教務處、沐鸣💪🏼🔛、安全環保辦公室✍🏽👩🏿‍💼、保衛處😘、設立實驗室的學院共同參與的生物安全委員會🧦。各相關學院成立相應的生物安全管理領導小組,實行院系負責人、實驗室負責人🧑🏼‍🔬、生物安全員🧙🏻‍♀️、實驗人員的分級安全管理製度👍🏻,負責實施具體的生物安全管理。

四、管理職責

1. 生物安全委員會

1)負責全校生物安全監管工作🕍。

2)組織相關人員定期、不定期檢查生物安全相關製度的落實情況、人員的培訓情況。

3)負責組織對造成外環境汙染、實驗室汙染♈️、人身傷害等生物安全事故的調查與處理。

4)定期召開生物安全管理會議™️,對實驗室生物安全相關的重大事項作出決定。

2. 學院生物安全管理領導小組

1)學院安全責任人是本學院生物安全工作的第一責任人🚠,負責組織成立生物安全管理領導小組🏃‍♂️‍➡️,製定管理製度,落實生物安全管理負責人💆🏿。

2)組織相關人員定期、不定期檢查生物安全相關製度的落實情況、人員的培訓情況。

3)負責組織對造成外環境汙染👩🏿‍🏭、實驗室汙染🧎🏻‍♀️‍➡️、人身傷害等生物安全事故的調查👳🏽‍♀️、處理與上報👳‍♀️。

4)定期召開生物安全管理會議,對實驗室生物安全相關的事項作出決定🕉。

3. 實驗室負責人

1)具體負責實驗室生物安全工作🤢📼,並提供生物安全指導🤚🏿。

2)組織製(修)訂本實驗室與生物安全相關的操作規範和標準操作規程等文件。

3)負責確保實驗室設施🛃、設備◀️、個人防護設備、材料等符合國家有關安全要求🖕🏿。

4)全面落實生物安全管理有關本組的相關製度,按照上述文件要求組織實驗室的各項工作▫️🫦,保證實驗室運行的安全和實驗室工作質量的準確可靠並定期評估實施效果。對生物安全工作做到有管理、有檢查⏰🚴🏽‍♂️、有落實記錄。

5)負責組織對涉及病原微生物的實驗方案進行審查和風險評估🤰🏽。

6)組織實驗室人員進行生物安全知識培訓並考核🫡。

7)製定意外事故的應對程序和突發事件的應急預案🔂𓀍。

8)負責實驗室生物安全事故的現場處置和調查,並將調查結果以及處理意見向生物安全管理責任沐鸣或責任人報告。

9)負責督促相關實驗室的工作人員進行定期的健康檢查,負責定期調查、了解實驗室工作人員的健康狀況和健康監護情況🏌🏽‍♂️。

10)負責組織跟蹤國內外實驗室生物安全管理最新動態。

11)決定並授權進入實驗室的工作人員🤟🏽;任命實驗室生物安全員具體落實實驗室生物安全管理工作。

4. 生物安全員

1)負責實驗室生物安全保障以及技術規章方面的咨詢工作🥍。

2)定期檢查實驗室的各項技術參數,組織對實驗室裝備的常規保養,確保符合國家和地方的有關安全與衛生政策與標準。一旦發現不安全因素,立即停止工作並上報實驗室負責人。

3)糾正違反生物安全操作規程的行為。

4)確保在發生生物安全事件時🪐,監督消毒凈化程序得到正確執行;並對這類意外事件和事故進行詳細的書面記錄。

5)檢查和監督實驗室廢棄物的有效管理與安全處置。

6)檢查和監督實驗室各項消毒滅菌措施的落實情況😔。

7)確認所有工作人員都具有進入實驗室工作的資格🧑🏻‍⚖️。

9)生物安全員由教師擔任。

5.實驗室工作人員
1)認真執行有關生物安全的各項法規、製度。
2)必須按相關規定進行個人防護,方得進入實驗室。

3)具有資料證明其對工作及實驗室全部設施中潛在的風險受過培訓。

4)保持實驗室環境的整潔,每項工作完成👉🏿,必須按操作規程清理和清潔臺面後👊🏼,方可離開實驗室📌。

5)註意個人的健康狀況♠️🤹🏽‍♂️,出現身體不適情況,應及時向實驗室負責人報告。

五、依據

《中華人民共和國憲法》第四十二條、《中華人民共和國安全生產法》《中華人民共和國勞動者權益保障法》《上海市安全生產條例》《實驗室生物安全通用要求》(GB19489-2008)、《病原微生物實驗室生物安全管理條例》《生物安全實驗室建築技術規範》(GB50346-2004)、《上海市一❌、二級病原微生物實驗室生物安全管理規範》《上海市二級生物安全防護實驗室管理規範》💁🏿‍♀️、衛生部《人間傳染的病原微生物名錄及防護要求》《可感染人類的高致病性病原微生物菌(毒)種或者樣本運輸管理規定》《微生物和生物醫學實驗室生物安全通用準則》《中華人民共和國傳染病防治法》等🍡。

六🫁🧚🏿‍♂️、修訂

國家👩🏿‍⚕️、上海市及相關主管沐鸣涉及生物安全的法律法規發生修訂更改時🙅🏿‍♂️👩🏼‍🦱,本辦法應相應做出修訂。

第二章病原微生物實驗室安全管理

一👅、行政管理

病原微生物實驗室生物安全管理聯合工作小組(以下簡稱“聯合工作小組”)是本市病原微生物實驗室生物安全管理防護工作的領導決策機構。聯合工作小組下設辦公室(設在市衛生局),為病原微生物實驗室生物安全日常管理機構🈷️。相關沐鸣:市衛生局、市農委、市科委、市環保局、市公安局、市教委等十八個沐鸣與區縣政府👨‍🦳。

二、定義

本辦法所稱病原微生物,是指能夠使人或者動物致病的微生物💆🏼‍♀️,本辦法所稱的病原微生物實驗活動是指實驗室從事與衛生部《人間傳染的病原微生物名錄》中所規定的病原微生物菌毒種、樣品有關的研究🧑‍🦽、教學、檢測🤰🏿、診斷等活動👩🏼‍🍼。

三、病原微生物的分類和管理

病原微生物名稱按照國家標準執行,即《人間傳染的病原微生物名錄》,采用《病原微生物實驗室生物安全管理條例》的病原微生物危害等級分類方法#️⃣,即🐌:

第一類病原微生物,是指能夠引起人類或者動物非常嚴重疾病的微生物,以及我國尚未發現或者已經宣布消滅的微生物。

第二類病原微生物,是指能夠引起人類或者動物嚴重疾病💻🕴,比較容易直接或者間接在人與人𓀏、動物與人😉、動物與動物間傳播的微生物。

第三類病原微生物🦵🏼,是指能夠引起人類或者動物疾病🐊,但一般情況下對人、動物或者環境不構成嚴重危害,傳播風險有限➕,實驗室感染後很少引起嚴重疾病🦹🏼‍♀️🐞,並且具備有效治療和預防措施的微生物。

第四類病原微生物🙆🏼‍♂️,是指在通常情況下不會引起人類或者動物疾病的微生物💃🏻🏕。

第一類、第二類病原微生物統稱為高致病性病原微生物。《病原微生物實驗室生物安全管理條例》的病原微生物危害等級分類方法與《實驗室生物安全通用要求》GB19489-2004WHO《實驗室生物安全手冊》的分類方法對應關系見附件。

四🌃、管理及職責

實驗室所屬學院應按照國家對實驗室生物安全統一的標準和要求進行實驗室建設與管理👬🏼,保證實驗室及其實驗活動符合國家相關法律法規的要求🦋,自覺配合上級衛生主管沐鸣、環境保護主管沐鸣的檢查和監督工作。學校承擔監督的職責。

五💂🏼‍♂️、實驗室的設立

1. 根據實驗室對病原微生物的生物安全防護水平,並依照實驗室生物安全國家標準的規定,現有實驗室分為一級(BSL-1)🗝、二級(BSL-2)。(一級、二級實驗室的基本要求見附件)

2. 新建🚸、改建🧏🏼‍♀️、擴建一級👩‍👩‍👧‍👦、二級實驗室應當遵守下列規定🚵🏿:

(1) 依法履行有關審批手續;

(2) 經所在區(縣)衛生局衛生監督所審查同意並備案,二級實驗室還應向所在區(縣)公安機關備案;

(3) 符合國家生物安全實驗室建築技術規範;

(4) 生物安全防護級別與其擬從事的實驗活動相適應🤷;

(5) 製定實驗室生物安全手冊🤾‍♂️🐱、生物風險評估等重要文件👨🏻‍🦯‍➡️。

3. 一級、二級實驗室不得從事高致病性病原微生物實驗活動(學校目前尚不具備能夠進行高致病性病原微生物的實驗室,因此,學校任何單位、實驗室、個人不得在學校內進行高致病性病原微生物的實驗工作,對我國尚未發現或者已經宣布消滅的病原微生物,任何實驗室和個人未經批準不得從事相關實驗活動)🌁。

4. 普通實驗室不得從事病原微生物實驗活動👾。

六、實驗室管理與運行

1. 有病原微生物實驗室的學院應製定科學🧑‍🦳、嚴格的管理製度,並定期對有關生物安全規定的落實情況進行監督檢查;實驗室所屬院系應定期對實驗室設施、設備、材料等進行檢查🙍🏻‍♀️、維護和更新,以確保其符合國家標準。

2. 實驗室應在危害評估的基礎上,對實驗活動過程和所有對安全性有較大影響的特定實驗活動製定標準操作規程📮,至少應包括如下內容:

1)相關實驗和檢測項目生物安全操作規程👩🏼‍🦲;

2)移液管和移液輔助器使用規程🟥;

3)生物安全櫃使用規程🧑‍🔬;

4)尖銳利器使用規程;

5)樣本進出實驗室操作規程;

6)洗手操作規程;

7)菌種使用操作流程。

3. 實驗室應建立人員進出登記製度,禁止非工作人員進入實驗室💆🏽‍♂️。特殊情況下,非工作人員進入實驗室的須經實驗室負責人批準,由專人陪同,並做好登記。

4. 實驗室應當每年定期對工作人員進行培訓,保證其掌握實驗室技術規範、操作規程、生物安全防護知識和實際操作技能⏪,並進行考核🏌🏿‍♂️。工作人員經考核合格的,方可上崗。

5. 實驗室應當建立實驗檔案🧂,記錄實驗室使用情況和安全監督情況🛒🎁,檔案保存期,不得少於20年。

6. 實驗室應當依照環境保護的有關法律、法規和有關沐鸣規定,對廢水、廢氣以及其他廢物進行處置,並製定相應的環境保護措施,防止環境汙染🙇🏽‍♂️。

7. 實驗室應當在明顯位置標示國家規定的生物危險標識和生物安全實驗室級別標誌。 

8. 實驗室應當製定實驗室感染應急處置預案,並向學校及主管沐鸣備案⛹️‍♀️🧑🏿‍🍼。

七、樣品的運輸

學校內部運送病原微生物菌(毒)種和生物樣本的容器或包裝材料應滿足生物安全防護的要求,應密封,防水、防破損⛅️、防外泄。

外送病原微生物菌(毒)種和生物樣本的容器或包裝材料應滿足國際民航組織《危險品航空安全運輸技術細則》(Doc9284包裝說明PI650)規定的B類包裝要求。非高致病性的病原微生物菌(毒)種和生物樣本的運送應由專人負責,專車運送,運送人員應經過培訓取得相關資質,不得通過公共交通工具運送,運送過程應采取相應的防護措施👇🏽。運輸過程中發生意外狀況🧟‍♂️,運送單位🥣🎠、運送人、接受機構應及時向學校報告✌🏽,學校接到報告應及時向上級有關沐鸣報告並積極協助上級沐鸣組織調查核實,並采取必要的應急措施。

最外層的容器或包裝材料上應按規定做好生物安全警示標識。

八🍴、菌(毒)種的保藏及適用

1. 實驗室保藏菌(毒)種和生物樣本應符合國家相關規定。病原微生物實驗室菌(毒)種或樣本保藏部位為內部治安保衛的重點。

2. 實驗室應指定專人負責菌(毒)種保藏,雙人雙鎖,並建立所保藏的菌(毒)種和生物樣本名錄及使用清單。保藏的菌(毒)種和生物樣本應設立專冊(卡),詳細記錄名稱、編號、來源、鑒定的日期和結果👉🏿、鑒定者👩🏽‍🎓、所用的培養基💂‍♀️👩🏻‍🦽‍➡️、保藏的方法🍫、傳代次數等。

3. 實驗室應建立菌(毒)種和生物樣本的銷毀製度🤱🏻🧏🏽‍♂️,銷毀保存的菌(毒)種和生物樣本應經實驗室負責人批準🧜,在專冊(卡)上註銷並註明原因💂、時間🌷、方法、數量、經辦人(雙人)等。

九👩🏻‍🦼‍➡️、實驗室感染控製

1. 有病原微生物實驗室的學院應當指定專門的機構和人員承擔實驗室感染控製工作,定期檢查實驗室的生物安全防護、病原微生物菌(毒)種和樣本保存與使用、安全操作🤷🏿‍♀️、實驗室排放的廢水和廢氣以及其他廢物處置等規章製度的實施情況。負責實驗室感染控製工作的人員應當具有與該實驗室中的病原微生物有關的傳染病防治知識,並定期調查、了解實驗室工作人員的健康狀況。

2. 實驗室工作人員出現與本實驗室從事的致病性病原微生物相關實驗活動有關的感染臨床症狀或者體征時,實驗室負責人應當向負責實驗室感染控製工作的機構和人員報告,同時派專人陪同及時就診🪮;實驗室工作人員應當將近期所接觸的病原微生物的種類和危險程度如實告知診治醫療機構。接診的醫療機構應當及時救治;不具備相應救治條件的👡☝🏿,應當依照規定將感染的實驗室工作人員轉診至具備相應傳染病救治條件的醫療機構。

3. 實驗室發生生物安全事件時🗞,實驗室工作人員應當立即采取控製措施,啟動實驗室感染應急處置預案,防止病原微生物擴散,並同時向負責實驗室感染控製工作的機構或者人員報告💁🏼🤮。組織人員對該實驗室生物安全狀況等情況進行調查⚱️;確認發生實驗室感染或者病原微生物泄漏的,應當依照規定進行報告,並同時采取控製措施,對有關人員進行醫學觀察或者隔離治療😙🏌🏽‍♂️,封閉實驗室,防止擴散,並協助相關沐鸣開展流行病學調查及采取其他預防、控製措施。

十、本辦法為病原微生物實驗室生物安全管理的基本要求。

第三章實驗動物實驗室安全管理

一🥏、行政管理

上海市科學技術委員會是本市實驗動物管理的主管沐鸣。

二、定義

本方法所稱實驗動物,是指經人工飼育✊🏻,對其攜帶的微生物實行控製,遺傳背景明確或者來源清楚的👩‍🚀,用於科學研究💷、教學、檢定以及其他科學實驗的動物。

三✔️、適用範圍

本規定適用於本校內從事實驗動物的研究🧝🏼、保種🦝、飼育👳🏻‍♀️、供應、應用、管理和監督的單位和個人。

四🚂、管理及職責

實驗室所屬學院應按照國家對實驗室生物安全統一的標準和要求進行動物房的建設與實驗動物飼養、使用的管理,保證實驗室及其實驗活動符合國家相關法律法規的要求,自覺配合上級衛生主管沐鸣、環境保護主管沐鸣的檢查和監督工作☝🏽。學校承擔監督的職責。

五、實驗動物實驗室的設立

1. 從事實驗動物使用的實驗室,需至上海市實驗動物管理委員會辦公室辦理實驗動物許可證📲🟧。(具體流程見附錄12

2. 應用實驗動物進行生產藥品🛑、生物製品等和從事動物實驗的實驗室,申請實驗動物使用許可證應具備下列條件:

1)應用的實驗動物來自持有實驗動物生產許可證的單位、沐鸣或個人;

2)實驗動物飼育環境及設施符合國家標準🦧;

3)使用的實驗動物飼料、飲用水和墊料符合國家標準😌;

4)具有規範的操作規程和管理製度🧝‍♀️;

5)工作人員須經專業培訓,並持有證書。

六🛍、實驗動物實驗室的管理

1. 從事實驗動物飼育工作的實驗室,必須根據遺傳學、微生物學🌍、營養學和飼育環境方面的標準,定期對實驗動物進行質量監測。各項作業過程和監測數據應有完整、準確的記錄🩸,並建立統計報告製度👨🏻‍🦽。

2. 實驗動物的飼育室🙍🏻‍♀️👨🏻‍🏭、實驗室應設在不同區域,並進行嚴格隔離🥐😻。實驗動物飼育室🪐、實驗室要有科學的管理製度和操作規程。

3. 實驗動物的保種、飼育應采用國內或國外認可的品種、品系,並持有效的合格證書。

4. 實驗動物必須按照不同來源,不同品種、品系和不同的實驗目的,分開飼養。

5. 實驗動物分為4級:一級,普通動物🧖🏻‍♂️;二級,清潔動物;三級,無特定病原體動物;四級,無菌動物。對不同等級的實驗動物🙋🏿‍♂️,應當按照相應的微生物控製標準進行管理。

6. 一切用於實驗動物的飼育器具🧝🏼‍♀️🧑🏻‍🦼、設備🍫、實驗動物的飲水和飼料的配製、成形、包裝、運送🧘🏻‍♀️、滅菌與保存👩🏿‍🌾,應當符合各類、各系、各級實驗動物所需要的標準,確保衛生和營養要求。一級實驗動物的飲水👩🏽‍🎓,應當符合城市生活飲水的衛生標準🧜。二、三、四級實驗動物的飲水,應當符合城市生活飲水的衛生標準並經滅菌處理⚧。

七、實驗動物的應用

1. 應用實驗動物應當根據不同的實驗目的👨🏽‍🎓,選用相應的合格實驗動物🏋🏽。

2. 供應用的實驗動物應當具備下列完整的資料🐿:

1)品種👩‍👧‍👦、品系及亞系的確切名稱;

2)遺傳背景或其來源;

3)微生物檢測狀況;

4)合格證書♟;

5)飼育單位負責人簽名。

無上述資料的實驗動物不得應用。

3. 實驗動物的運輸工作應當有專人負責。實驗動物的裝運工具應當安全、可靠🏋🏻。不得將不同品種、品系或者不同等級的實驗動物混合裝運👩🏿‍🦱。

八、實驗動物的檢疫和傳染病控製

1. 對引入的實驗動物🤴🏽,必須進行隔離檢疫。

為補充種源或開發新品種而捕捉的野生動物,必須在當地進行隔離檢疫🙋🏻,並取得動物檢疫沐鸣出具的證明🩰。野生動物運抵實驗動物處所,需經再次檢疫🛀,方可進入實驗動物飼育室。

2. 對必須進行預防接種的實驗動物,應當根據實驗要求或者按照《家畜家禽防疫條例》的有關規定,進行預防接種,但用作生物製品原料的實驗動物除外。

3. 實驗動物患病死亡的🧑‍🦽‍➡️,應當及時查明原因🧚🏿‍♂️,妥善處理,並記錄在案。

實驗動物患有傳染性疾病的🫧,必須立即視情況分別予以銷毀或者隔離治療🤶。對可能被傳染的實驗動物,進行緊急預防接種🚄,對飼育室內外可能被汙染的區域采取嚴格消毒措施,並上報實驗動物實驗室所在的學院、校安全辦。實驗動物實驗室所在的學院、校安全辦接到報告後👩‍❤️‍👩,於第一時間向所在區的動物檢疫👎🏻、衛生防疫單位報告,采取緊急預防措施,防止疫病蔓延🧟‍♂️。

九、實驗動物的進口與出口管理

1. 從國外進口作為原種的實驗動物♿,應附有飼育單位負責人簽發的品系和亞系名稱以及遺傳和微生物狀況等資料☢️。

無上述資料的實驗動物不得進口和應用🩹🤦🏿。

2. 實驗動物工作單位從國外進口實驗動物原種,必須向上海市科學技術委員會指定的保種、育種質量監控單位登記。

3. 出口實驗動物,必須報國家科學技術委員會審批。經批準後,方可辦理出口手續。

出口應用國家重點保護的野生動物物種開發的實驗動物,必須按照國家的有關規定,取得出口許可證後,方可辦理出口手續🦸‍♂️。

4. 進口👳🏽、出口實驗動物的檢疫工作👨‍🦯‍➡️,按照《中華人民共和國進出口動植物檢疫條例》的規定辦理🌬。

十🧖🏽‍♂️、從事實驗動物工作的人員

1. 實驗動物實驗室應當根據需要🎟,配備科技人員和經過專業培訓的飼育人員。各類人員都要遵守實驗動物飼育管理的各項製度📹🛬,熟悉、掌握操作規程。

2. 實驗動物實驗室的管理人員和工作人員🧑🏻‍🍼,應至實驗動物實驗室所在的學院🍫、學校安全辦備案。

3. 實驗動物實驗室內直接接觸實驗動物的工作人員,必須定期組織體檢。對患有傳染性疾病,不宜承擔所做工作的人員🛌🏽,應當及時調換工作。

4. 從事實驗動物工作的人員對實驗動物必須愛護🫰,不得戲弄或虐待🏋🏻👨🏻‍🔧。

第四章 附則

一、解釋權

本《辦法(試用)》由沐鸣平台生物安全委員會負責解釋❕。

二、施行時間

本《辦法(試用)》自發布之日起實施🤐。

  

附件:生物實驗室管理操作細則

生物實驗室管理操作細則

一🩰、 病原微生物的危害等級劃分與標準

《病原微生物實驗室生物安全管理條例》

《實驗室生物安全通用要求》GB19489-2004

WHO《實驗室生物安全手冊》(第三版 2004

四類在通常情況下不會引起人類或者動物疾病的微生物。

Ⅰ級 (低個體危害,低群體危害)不會導致健康工作者和動物致病的細菌、真菌◼️、病毒和寄生蟲等生物因子。

Ⅰ級(無或極低的個體和群體危險)不太可能引起人或動物致病的微生物。

三類能夠引起人類或者動物疾病,但一般情況下對人🤹🏿‍♂️🤐、動物或者環境不構成嚴重危害🕢,傳播風險有限,實驗室感染後很少引起嚴重疾病🧑🏽‍🎤🌰,並且具備有效治療和預防措施的微生物⚆。

Ⅱ級(中等個體危害✌🏽♧,有限群體危害)能引起人或動物發病,但一般情況下對健康工作者、群體、家畜或環境不會引起嚴重危害的病原微生物。實驗室感染不導致嚴重疾病,具備有效治療和預防措施,並且傳播風險有限。

Ⅱ級(個體危險中等,群體危險低)病原微生物能夠對人或動物致病,但對實驗室工作人員、社區🚱、牲畜或環境不易導致嚴重危害✊🏻。實驗室暴露也許會引起嚴重感染,但對感染有有效的預防和治療措施,並且疾病傳播的危險有限🐓。

二類能夠引起人類或者動物嚴重疾病©️,比較容易直接或者間接在人與人、動物與人、動物與動物間傳播的微生物。

Ⅲ級 (高個體危害,低群體危害)能引起人類或動物嚴重疾病,或造成嚴重經濟損失,但通常不能因偶爾接觸而在個體間傳播,或能使用抗生素🐿、抗寄生蟲藥物治療的病原微生物。

Ⅲ級(個體危險高,群體危險低)病原微生物通常能引起人或者動物的嚴重疾病,但一般不會發生感染個體向其他個體的傳播,並且對感染有有效的預防和治療措施。

一類能夠引起人類或者動物非常嚴重疾病的微生物👩‍🍼🚑,以及我國尚未發現或者已經宣布消滅的微生物🍽。

Ⅳ級(高個體危害,高群體危害)能引起人或動物非常嚴重疾病😧,一般不能治愈,容易直接或間接或偶然接觸在人與人,或動物與人,或人與動物⛹🏽,或動物與動物間傳播的病原微生物。

Ⅳ級(個體和群體危險均高)病原微生物通常能引起人或動物的嚴重疾病🤷🏽‍♀️,並且很容易發生個體之間的直接或間接傳播,對感染一般沒有有效的預防和治療措施🐊。


二、 一級病原微生物實驗室的設備設施基本要求

1)無需特殊選址,可以設置在共用建築物內🤏🏼。但應有防止節肢動物和嚙齒動物進入的設計和設施◀️,有開啟式窗戶的應設置紗窗。

2)布局應分實驗區和非實驗區🧛🏻,二者之間應有效分隔,在實驗區外應有實驗所需用品的儲存🦀、個人物品存放和工作人員休息的空間。實驗室的人流👮🏿、物流也應符合從清潔到汙染的要求。

3)墻壁、天花板和地面應平整🦍、不滲水💁🏿‍♂️、易清潔並耐化學品和消毒劑的腐蝕。

4)實驗臺和櫥櫃應牢固穩定🪤,實驗臺面能防水🫅、耐腐蝕📌、耐熱🤙🏽、易消毒🚴🏻。

5)每個實驗室應在靠近出口處設洗手池🏊🏽‍♀️,洗手龍頭應為自動感應式、長手柄式或腳踏式🕎🦻🏽,備有洗手皂液,必要時配備快速消毒洗手液。

6)室內儀器和物品的擺放合理,便於操作🔐,並應遵循易消毒的原則。

7)室內應有空氣和物體表面消毒的設備和設施7️⃣。

8)室內使用的利器應盛放在固定的容器內🛌。

9)室內照明應保證工作需要,並避免反光和強光。

10)在出口處應設掛衣裝置💁🏿‍♀️,專門放置實驗室工作服。

11)門口應有一級生物安全防護水平實驗室標識👩🏽‍🦲。

三🌿、 二級病原微生物實驗室的設備設施基本要求

1)可設在共用建築內,但應相對獨立👩🏽‍🔧🦻🏽,設可自動關閉的帶鎖的門。

2)實驗時門應呈關閉狀態,在實驗結束後實驗室應呈鎖閉狀態👰🏽‍♀️。實驗室的門或墻上應有可視窗。

3)在室內應配備生物安全櫃,生物安全櫃的型號應根據實驗的項目和對象確定。生物安全櫃應放在氣流流動少🪚,人員走動少🚿,離出口處較遠的位置⚱️,周圍留有一定的空間🎀。

4)當對可能產生氣溶膠的感染性材料樣本的操作無法在生物安全櫃內進行而必須采取外部操作時🫓,應加裝負壓罩🆕。

5)在所在的區域內應配備高壓蒸汽滅菌器👩🏻‍🦽,並按期檢查和驗證🧥,作好記錄,確保消毒效果和使用安全。高壓蒸汽滅菌器的安全、計量鑒(檢)定和管理應符合國家壓力容器管理的有關規定,使用人員應作好使用記錄。

6)在室內應設有洗眼裝置,必要時應設緊急噴淋🚛。

7)應保障實驗室的通風和換氣💁🏼,可采用自然通風🥞,如采用機械通風,應保證有不少於每小時3-4次的通風換氣次數。

8)應有可靠的電力供應和應急照明🦪。保證緊急情況下基本設備的用電需要。

9)在門口應有二級生物安全防護水平實驗室標識。

10)有特殊要求的專用實驗室按其要求執行。

四、 一級病原微生物實驗室的個人防護基本要求

1)工作場所應配備有足夠的清潔專用工作服和乳膠手套,並有專櫃存放🗒。汙染的工作服和手套應放置在有適當標記的防漏袋中消毒。

2)實驗時應穿戴專用工作服和手套,手套應戴在工作服外面🌑。穿戴工作服和手套時不得離開實驗室。工作完全結束離開實驗室之前方可除去手套和工作服。使用過的工作服和手套不得帶離實驗室📄,一次性手套和工作服不得清洗和再次使用。

3)當防護用品破損或汙染物潑濺時應立即更換。

4)應著不露趾防滑防水的工作鞋👳🏽‍♀️。

五、 二級病原微生物實驗室的個人防護基本要求

1)進入工作場所操作時應穿專用防護服💒,戴防護帽和防護口罩🧑🏻‍⚖️,必要時使用面部保護裝置👩‍🦯。

2)在從事有可能出現滲漏的實驗工作時,應穿戴防水鞋或防水鞋套🔐🤸🏼‍♀️。

六✫、 生物安全櫃選型原則

實驗室應根據所需保護的實驗對象的類型🧗🏼‍♂️;針對操作感染性物質所需的個體防護要求;暴露於放射性核素和揮發性有毒化學品時的個體防護要求💌;或其他特殊性的工作要求來選擇生物安全櫃的類型。一般在二級生物安全防護水平實驗室中主要使用Ⅱ級生物安全櫃(A1型⚫️、A2型、B1型♙、B2型),常用的是A2型和B2型🤬。生物安全櫃的選型遵循原則見表2

2:生物安全櫃選型原則

保護類型

生物安全櫃選擇

個人防護,針對危害程度一、二🎨♜、三類的微生物

Ⅱ級各型生物安全櫃

少量揮發性放射性核素/化學品防護

Ⅱ級B1型或外排式Ⅱ級A2型生物安全櫃

揮發性放射性核素/化學品防護

Ⅱ級B2型生物安全櫃

七🏇🏽、消毒、滅菌方法的選擇和基本程序

一般根據物品的種類和汙染後的危害程度來選擇消毒、滅菌方法。消毒首選物理方法🔹,不能用物理方法消毒的方可選化學方法𓀒。

對於菌(毒)種🍂、生物樣本🧕🏽🍰、其他感染性材料和汙染物等👨‍🦳,應選用高壓蒸汽滅菌法處理🏋🏿。

對於實驗防護服🎙、實驗器具等,可選用高壓蒸汽滅菌、化學浸泡法處理。

對於實驗儀器😁,臺面和實驗室環境等🏊🏿,可選用化學消毒劑或紫外線照射的方法處理🥴。但若有病原微生物汙染時🤵🏻,應采用更為有效的消毒法(如甲醛熏蒸等)🕛。

對於被菌(毒)種📹、生物樣本或其他感染性材料汙染的器材和物品應先消毒後清洗,使用前再按物品危險性的種類👩🏻‍💼,選擇適當的消毒🌻、滅菌方法進行消毒或滅菌處理😉。

八🔭、消毒、滅菌效果監測的方法

1)實驗室必須對消毒、滅菌效果定期進行監測🧘🙆🏿‍♂️。滅菌合格率必須達到100%🏢👩,不合格的物品不得離開實驗室。

使用中的消毒劑👨‍🦽、滅菌劑,應進行生物和化學監測。

生物監測:消毒劑每季度一次,細菌含量必須<100cfu/mL,不得檢出致病微生物。

滅菌劑每月一次,不得檢出任何微生物。

化學監測:應根據消毒🛶、滅菌劑的性能定期監測𓀛,含氯製劑♿、過氧乙酸等應每日監測,對戊二醛的監測應每周不少於一次🖋。

消毒滅菌物品的監測🧑🏿‍🚀:應定期對消毒🧑‍🧑‍🧒‍🧒、滅菌物品進行隨機抽檢,消毒物品不得檢出致病性微生物,滅菌物品不得檢出任何微生物。

2)高壓蒸汽滅菌效果監測🪟。

高壓蒸汽滅菌應進行工藝監測、化學監測和生物監測。工藝監測應每鍋進行🎐,並詳細記錄👞。化學監測應每包進行🧖🏻‍♂️,對於高危險性物品需進行中心部位的化學監測🕵🏼‍♂️。預真空壓力滅菌器每天滅菌前進行B-D試驗,生物監測應每月進行,新滅菌器使用前必須先進行生物監測,合格後方可使用🏥👇。

3)紫外線消毒效果監測

紫外線消毒應進行燈管照射強度監測和生物監測➖。

燈管照射強度監測每半年進行一次,不得低於70μw/cm2。新使用的燈管也要進行監測,不得低於100μw/cm2🦹🏻‍♀️。

生物監測必要時進行,要求經消毒後的物品或空氣中的自然菌應減少90.00%以上,人工染菌殺滅率應達到99.90%

4)環氧乙烷氣體滅菌效果監測

環氧乙烷氣體滅菌必須每鍋進行工藝監測🤵🏻‍♀️,每包進行化學監測🔤,每月進行生物監測👎🏻。

5)環境監測

環境監測包括對空氣🟤、儀器設備🏀、物體表面和工作人員手的監測。在懷疑有實驗室汙染時應進行環境監測🚬。監測方法和衛生標準見《醫院消毒衛生標準》(GB15982-1995)。

九🔦、生物安全標識的使用

1)生物安全標識見圖1


生物安全防護水平____

1:生物安全標識

註🫶🏿:標誌為黑色💃,背景為黃色

2) 生物安全標識的使用

在生物安全實驗室入口的明顯位置必須張貼生物危害標誌。標誌上應明確標示實驗室生物安全水平等級🕺🏼,實驗室生物安全責任人、緊急聯系方式等。見圖2


生物安全防護水平_____

授權人員方可進入

責任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緊急聯系電話🧑🏻‍⚕️: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必須得到上述責任人的授權方可進入

2:生物安全實驗室標識

凡是盛裝生物危害物質的容器✧、運輸工具🧗🏿‍♀️、進行生物危險物質操作的儀器和專用設備等都必須粘貼標示有相應危害級別的生物安全標誌🔐。

十🔪、公用動物實驗室標準操作及管理規程(SOP

1)實驗人員和本室工作人員進入開放系統動物室,應著工作服🪽,並保持動物飼養室和公用動物實驗室的整潔🆔、安靜。無關人員未經許可🕤,不得進入。

2)實驗人員和本室工作人員進入屏障系統動物室,應嚴格遵守屏障系統動物實驗室操作規程🧑🏼‍🦱,並保持室內的整潔🏑、安靜👷‍♀️。未經許可🚵,不得進入。

3)實驗人員使用公用動物實驗室應預先登記。如在假日或晚間使用公用動物實驗室,應提前一天通知管理人員🍳,由使用者負責安全工作🧇。

4)實驗人員領用實驗動物必須通過實驗動物室工作人員。為了保證實驗動物供應的質量與數量,應提前2天通知實驗動物室,並提出動物的種類🚇、品系、規格和數量要求。

5)實驗人員應愛護公用動物實驗室的儀器設備🟦,實驗時如發生儀器設備故障或損壞等意外情況,應及時通告管理人員🥪。

6)動物實驗室每周消毒一次💂🏻,謹防病原傳播。實驗結束後應及時清理器械🔭、藥品和動物屍體👥;汙物🚵‍♂️、垃圾倒入指定區域,嚴禁隨地丟棄。

7)實驗人員向實驗動物室借用動物籠器具等,應妥善保管,使用後及時歸還。

8)嚴禁私自把外來動物帶入動物飼養室🌥👛。實驗用特殊規格的動物,經主管負責人同意,自行購買並需在動物飼養室飼養的📥🙋🏻‍♀️,應預先通知實驗動物室工作人員,且通過檢疫後方可放入動物飼養室🧝。

9)實驗動物室工作人員應認真遵守實驗動物飼養管理要求的各項製度👎🏻,熟悉、掌握各項操作規程😨,確保實驗動物的質量和安全。

10)做好安全工作👩🏿,防患於未然👣♎️。經常檢查動物籠具設備是否良好🧑🏿‍⚖️,防止動物逃逸及其它事故的發生。

十一、人員物品進出動物實驗屏障系統的管理

1. 人員進出的管理👲:

1)與動物實驗無關人員、非該責任區的人員及有傳染性疾病的人員均禁止進入動物屏障系統。

2)動物實驗人員須經培訓後方可進入屏障系統工作🍯。

3)所有人員進出屏障系統時,須在動物登記本上填寫姓名、目的、進出時間、攜帶物品。

4)人員在進入屏障系統前,必須在專用更衣室脫下外套👩‍🎤,在內更衣室穿、戴好凈化衣🤟、口罩、帽和手套,再經風淋室風淋1分鐘後進入動物實驗區。

5)在屏障系統內,人員進出時不能同時開啟兩扇門,並做到隨手關門。

6)在屏障系統內,人員應註意保持安靜👨🏿。

2. 物品進出的管理:

1)耐高溫高壓滅菌的物品🧜🏽,均須經12130分鐘的高溫高壓滅菌處理🕴🏼,並確認滅菌指示紙達到安全狀態後,放置在物品儲藏室。

2)不耐高溫高壓滅菌的物品,須在傳遞窗內用0.5%過氧乙酸噴霧消毒🗳,紫外燈照射15分鐘後,從傳遞窗內側帶入屏障系統👨🏻‍🦼‍➡️。

3)動物用的籠具、飼料🧔‍♂️、飲用水等物品從清潔儲藏室分配至各飼養室。

4)每次更換下來的籠具、飲水瓶等物品通過走道運至緩沖間❌,再由系統外的工作人員從緩沖間取出至清洗間清洗⚉。

5)與動物實驗無關的物品🤞,不準帶入屏障系統。

6)未經實驗動物室工作人員同意💮,不準把動物籠器具帶出屏障系統✥。

3. 動物進出的管理:

1)所有實驗動物必須從持有實驗動物生產許可證的單位中謹慎購入🫂,並做相應的隔離觀察。

2)實驗人員👨🏿‍💻、工作人員不準虐待動物;不準在動物飼養室內處死動物。

3)工作人員🤦🏻‍♂️、實驗人員在工作中如發現有死亡動物時🔏,應立即取出動物屍體,用塑料袋包裝⚰️,在標簽牌上記錄動物死亡數👨🏽‍🏭、日期👋🏻,並更換該籠☂️、籠蓋✡︎、飼料及飲水瓶。雙方人員及時溝通🤦🏼,分析死亡原因。

4)動物屍體用塑料袋包裝後存放冰櫃🟤,按照相關要求妥善處理👨🏽‍🔬。

十二、實驗動物許可證辦理流程

登陸上海市科學技術委員會網站👮🏽‍♀️,點擊網上辦事-行政許可事項-實驗動物使用許可證的核發,詳見www.stcsm.gov.cn👷🏽。

網頁發布時間: 2012-11-12
 
沐鸣娱乐专业提供🫅🏻:沐鸣娱乐👏🏻、沐鸣🤦‍♂️、沐鸣平台等服务,提供最新官网平台、地址、注册、登陆、登录、入口、全站、网站、网页、网址、娱乐、手机版、app、下载、欧洲杯、欧冠、nba、世界杯、英超等,界面美观优质完美,安全稳定,服务一流,沐鸣娱乐欢迎您。 沐鸣娱乐官網xml地圖